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咨询、研发及其延伸业务,根据中国证监会2012年10月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隶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代码“M74”)。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7年6月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隶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大类、“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中类、“工程设计活动”小类(代码“M7484”)。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建筑设计行业经历了20余年的高速发展期,企业收入稳步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提升,从业队伍快速扩大,在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城乡协调科学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进入“十四五”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城镇化进程减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紧缩、房地产行业下行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建筑设计行业随之步入下行期,发展增速明显降低,企业设计业务收入普遍下降,业务拓展面临困境。
报告期,虽然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然而受当前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表现为实际经济增速显著低于潜在经济增速。2023年1-12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 3%,增速进一步放缓;在国家严控地方政府债务的形势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也将维持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虽然国家继续以“房住不炒”为主基调、以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为目标实行相对宽松的调控政策,但调控政策对房企流动性修复有限,行业出清仍在继续,同时经济复苏缓慢,投资者偏好持续下行,1-12月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新开工施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9.6%、20.4%、6.5%,2023年12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 93.36,处于较低景气水平。在外部不利环境的影响下,建筑设计行业的市场需求增长空间越来越小,行业前景低迷,当前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方面,根据建筑设计行业上市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报告,约70%的企业营业收入下降,约40%的企业亏损,约 80%的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随着行业持续下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项目承接愈发困难,同时设计内容不断增加,收费价格不断下降,并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低价竞争的困局;承接的项目推进缓慢,实施周期拉长,项目回款越来越难。另一方面,由于原有的增量市场空间不断收窄,行业朝着
增量与存量并存的市场进行模式转变,这对设计企业的品牌、专业技术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专业化、系统化、集成化、一体化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项目不仅要求企业提供设计咨询服务,还需要提供配套的资源及产业,甚至投资入股,新模式也意味着企业更高的资金投入。此外,上下游企业之间跨产业链环节的竞争也越来越频繁,还有数字化时代其他行业企业的跨界挤压等,无不加剧设计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多年来,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特点,市场上涌现了大量的建筑设计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从大型综合性设计企业到小型专业设计团队甚至个体设计师等均有涉及,竞争十分激烈。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品牌等多方面优势抢占市场,兼并重组相关中小企业,整合更多优势资源,拓展业务领域或创新业务模式,力图打通设计咨询行业全产业链全过程,实现规模、量级、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部分中小型企业聚焦主业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领先优势,以摆脱同质化竞争,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为产业链上的“配套专家”;还有一部分中小型设计企业受限于资质、品牌、人才储备、技术实力等不足,发展举步维艰。随着行业整合、洗牌的持续,优秀设计企业将拥有更多的市场机会,市场集中度也将逐步提升。
在面临挑战同时,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也正在孕育,城市更新、保障房建设和“平急两用”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投资高速增长,智能建造与数字化建设方兴未艾等,给行业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经过四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步入中后期阶段,作为应对城市发展难题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建设的有效途径,城市更新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继2020年10月我国首次将城市更新行动列入国家五年规划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持续推动城市更新,2021年3月,城市更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2021年8月,住建部为我国的城市更新划出四条底线,对城市更新提出要求;2021年11月,住建部发布通知确定21个城市作为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2022年7月,住建部提出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五项具体要求,进一步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有序推进;2023年7月,超大特大城市及城区300万以上人口城市进入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发力期;2023年12月,自然资源部发布《支持城市更新的规划与土地政策指引(2023版)》,提出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内强化城市更新的规划统筹,城市更新在建设、用地等方面迎来更多政策支持。在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城市更新加快推进,住建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7万个、惠及居民897万户,共完成投资近2,400亿元。城市更新蕴含的巨大需求将有效填补行业增量市场的不足,成为各大设计企业争先涌入的新赛道。
与此同时,以老旧小区改造、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历史地区保护活化、城中村改造和城市修补等为代表的本轮城市更新,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和持续性的系统工程,具有规划复杂、更新方式多元、资金需求大、涉及利益相关方众多等特点,对设计企业的综合资质、全过程项目管理能力、数字化技术应用集成能力和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城市更新专项研究,持续开拓城市更新业务,提升综合竞争力成为各大设计企业的必然选择。
建筑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领域,推动建筑的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在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城镇新增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逐年上升,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经超过 90%。在政策支持方面,全国各地逐步加大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标准强制执行力度,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逐步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技术创新方面,绿色、低碳建筑设计中广泛采用了被动式建筑设计、低能耗建筑设计、净零能耗建筑设计、亲生物设计等技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同时,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的应用,也为绿色、低碳建筑设计提供了更高效、精确的工具,绿色、低碳建筑设计进入快车道。对于设计行业而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高质量要求,围绕绿色建筑、超低能耗与低碳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海绵城市等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巩固和扩大技术领先优势,提升企业在绿色、低碳建筑设计领域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是今后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大规模的增量城市建设转变为存量提升,城市建设理念已向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方向转变,人民大众对于住房的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在此背景下,推动住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住房建设的新方向。2023年 1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关于“让人民住上更好房子”和“提升住房品质”的高质量住房建设重点工作要求,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围绕“好房子”建设要求,设计企业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参加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承担“好房子”科研课题、建立“好房子”技术标准体系,从源头推动住房建设从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发展模式朝着关注品质与质量的新发展模式转变。随着“好房子”建设不断推进,将促进设计行业从满足人民居住、生活、社交等不同层面需求的角度重新定义设计、拓宽设计边界,同时以技术手段赋能住房建设模式的持续迭代升级。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我国基本形成BIM技术框架和标准体系,完善行业规范,促使BIM在设计行业中的渗透率提高。《“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规划》提出深化BIM和CIM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全方面应用,以新技术赋能“新城建”,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加快提升BIM设计软件性能,加快推进BIM正向协同设计,推广工程项目数字化交付。建筑设计行业中已有不少公司着手布局BIM与人工智能,开展工程数字化设计等多方面业务,提升设计多专业、跨区域协同性,提升人均效益、扩大管理半径,开拓企业成长空间。今后,数字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将推动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应用场景、管理模式等发生深刻变革。
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从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并已经着手系统化布局智能建造。2022年10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将北京、南京、苏州等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要求完善智能建造政策体系、培育智能建造产业、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创新管理机制,结合地方实际选择性推动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培育、标准体系建设等。随着智能建造步伐的加快,建筑设计行业将围绕数字设计、智能施工、智能生产、智能运维等领域探索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生产效率提升。
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咨询、研发及其延伸业务,包括常规建筑设计业务、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EPC工程总承包、施工图审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合同能源管理等。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建筑设计咨询为核心,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和设计理念提升为引领,以高品质设计和精细化服务为核心竞争力,横向拓展市政、生态环保等多个业务领域,纵向推动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质量检测等产业链延伸业务,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国内一流的设计咨询集团。
常规建筑设计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之一,主要包括公共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装饰设计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提升方案创作水平,优化设计流程,加大作品质量管控,聚焦并打造教体建筑、医疗和养老建筑、商业街区、产业园区、高品质住宅等专项特色产品,建立差异化市场竞争优势。
公司公共建筑设计主要涵盖医疗建筑、教育建筑、酒店建筑、办公建筑、文体建筑、商业中心、产业园区等。公共建筑设计技术难度高,需要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空间布局、消防安全设施及经济投资预算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公司在公共建筑设计中,注重建筑风格、空间布局与城市环境、历史文脉相融合,注重体块构成、功能分区、人流组织与疏散、空间组合和物理环境、配套设施的合理性等,形成了多专业融合的综合设计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公共建筑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
JN江南官方